網路真的很厲害,我們從網路上找回多少同伴?沈俊德、林守仁、茹季屏、謝惠高、周侃、盧源芳、任元杰、于明暉、談誠,現在全班只剩下十一位同學還未聯繫到,希望全員到齊的目標能夠及早達成。
談誠也是因為網路尋線找到我們班網,所以在網路上有個家還是有點作用的。他的到訪,無疑是給我們打了針強心針。茲轉貼他的來函,讓同學們對他的近況能夠有些許了解。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共襄盛舉,也上來貼文分享大家。
。。。。。。。。。。。。。。。。。。。。。。。。。。。。。。。。。。
Susie,
謝謝你的email,終於收到通訊錄,也要特別在此感激你為六己付出的時間與努力。
我來上海的第一個項目是投資開設 Diagnostic Imaging Center, 就是 MRI, CT 的診所,之後又做一個Expat 的教學活動平臺-Community Center of Shanghai, 已有4個centers,其中包括心理輔導的Care Center。 還開了家餐廳,現正開第二家分店。最近有人找我開大型牙醫再教育中心及牙醫診所,忙的不亦樂乎,時間好像不夠用。
因為Facebook,才能聯絡到很多老朋友,也開啟很多塵封的回憶。也許是回到亞洲之後,離台灣近了,也許是年紀漸長,有點落葉歸根的感覺。lol。去年四月有一次心臟病(心肌梗塞)發作的經驗,鬼門關走一圈,還好搶救及時,ICU住了5天裝了一個支架,現又是生龍活虎。有人説49歲是個關口,或許在世上還有一點點用處,總之是挺過來了。和老同學取得聯繫著著實實讓我興奮了好幾天,也讓我太太羡慕不已,年過50之時能和小學同學互通情誼,What a fun thing to do! Too bad, some of our old friend couldn't feel the same way.
我一定會經常和你們聯繫,回臺之前也一定提早通知。
Jason
。。。。。。。。。。。。。。。。。。。。。。。。。。。。。。。。。。
談誠,
能和你聯絡上, 也給我打了一針超級有效的強心針, 本來就對我們這一班的情感特別, 誰教我們六年不曾分班過, 又有那麼多共同的活動, 老師同學們根本就是我的家人了, 想要忘掉童年也很難!
請問我可以把你的來函轉貼到我們班網上嗎? 現在真的要小心謹慎, 畢竟不是所有同學對北小這一段都這麼興奮這麼開心的.
我們很多同學都事業有成, 你也是, 但是我們畢竟都50歲了, 真的要注意保持健康, 這樣大家才能一起到老, 90歲的時候還要開同學會呢!! 想想那個場景, 一定很妙!! 在台北的同學比較有福, 因為我們有林時宜當醫療顧問, 每次有什麼狀況大家都先想到他, 找他諮詢一番比較放心! 你在上海也有醫療團隊, 更是厲害!!
總之, 保持聯絡, 50歲還能聯繫上是很不容易的情誼.
Susie/ 2011/02/19
。。。。。。。。。。。。。。。。。。。。。。。。。。。。。。。。。。
Susie,
你當然可以轉貼到我們班網上,如果能發揮一點抛磚引玉功效更好,更可加上這一段:
五年前全家搬來上海,兒子從上海美國學校畢業後,took a gap year,study Chinese + went to Africa teach English, 現在復旦大學醫學院一年級,女兒在上海美國學校11年級。4年前,幫助一個3歲男孩,是先天唇腭裂的山西孤兒,帶來上海做手術,之後收養他,已7歲。所以我們現有3個小孩。
Jason